2015 老貓鍵盤趴我可能忘了寫文章,2016 鍵盤趴再次參加老貓鍵盤趴,地點改變了,模式型態與去年差不多,越來越多玩家拿出自己的鍵盤改裝作品,這也讓鍵盤趴上的鍵盤越來越多樣化。
所以可能 2015 的時候沒有太多的心力去一張一張張貼寫文章,也可能是忙到忘了,忘了寫文章分享一下心得, 2016 趁著記憶猶新稍微補強一下。
首先來看一下我稍微拍的幾張鍵盤:
Cherry MX Board 6.0 台灣沒有上市售價也是貴得嚇死人。
ROCCAT 系列鍵盤
AZIO
LIBERTOUCH,號稱最貴的薄膜鍵盤。
未上市的鍵盤
曜越Tt eSPORTS 鍵盤
海盜鍵盤
鐵修羅鍵盤
i-rocks K76M 自有軸鍵盤
這邊是玩家帶的 高斯鍵盤等
ASUS ROG Claymore 可分離式鍵盤
這次有全程直播約兩個小時:
一些講解分享,以及鍵盤的簡介都在直播中有提到
從 2011 年開始參加老貓鍵盤趴,讓我體驗到機械鍵盤原本已經是快要被遺忘的周邊設備,被一點一滴的拾回並且配備更多樣化的現代化需求,重新的展現在世人的眼中,原本的機械式鍵盤 Cherry 軸體只有三五家屈指可數的廠商數量,變成爆炸性成長,不作機械鍵盤的廠商也開始販售機械式鍵盤,軸體也從一家變成好幾家,這對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性是一件好事。
但是對市場已經不太是什麼好事情,原本從珍藏變成人手一把,特色品變成必備條件,當飽和到一定的程度,價格開始下殺,成本開始削弱,原本好的塑膠材質,或許變成回收材質,或許耐久度從100 變成 50,這些都不是消費者或是玩家們所樂見的。還是希望鍵盤能維持一定的良好品質,不要變成 99 元一把的薄膜式鍵盤那樣的廉價。
鍵盤玩到最後,你可以改變的了外觀,改變不了背後的事實。